行业动态

中国首波“僵尸”大曝光,矿企会不会陷入死循环?—晟洋

发布日期:2016-08-16 09:19:55 | 点击次数:0    
    年初以来,“僵尸”两字愈加频繁的活跃在各类行业媒体。众多曾经光鲜亮丽的企业仿若一夜间变成了一波波“吸血”的僵尸。众人谈“尸”色变。那么,到底谁是藏匿在身边的“僵尸”呢?近日,谜底终于揭晓。
    国内第一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的报告《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——现状、原因和对策》于7月底出炉——钢铁企业首当其冲,被认定为僵尸企业比例(51%)最高的行业。
    作为钢铁业的上游产业,铁矿企业的命运与之息息相关。近两年来铁矿石价格的断崖式价格跌落,无疑使得众多中小型铁矿企成为了濒临死亡的“僵尸”。而这些“僵尸”的存在,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内耗,更给当地经济带来了重大创伤。正如僵尸会传染一样,“僵尸企业”也会传染。如果让一个健康的企业去兼并重组“僵尸企业”,其结果很可能是健康企业被拖垮、拖死,也变成了“僵尸企业”。而银行持续不断地给“僵尸企业”“输血”,早晚有一天会变成“僵尸银行”。如果一个地方总是不断地给“僵尸企业”补贴,这个地方的经济早晚也会变成“僵尸经济”。
    那么“去僵尸”、去产能的过程中,政府和企业又应该如何作为,才能保证不会陷入“僵尸经济”的死循环?
   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,绿色、减量化发展,是未来矿山、钢铁企业的转型方向,而化解淘汰过剩产能,则要靠环保、资金这两把刀。环保不达标可以淘汰一批,亏损严重资金断链的关停破产一批,企业间再通过兼并重组再出清一部分产能。但最关键的还是解决剩余人员的再就业安置问题。
    在削减过剩产能的过程中,失业者增加等阵痛也会随之而来。有专家建议,能否通过废弃旧设备削减过剩产能,不仅在于下岗员工能否领到补贴,还在于他们能否接受充分的职业培训并成功转行。为此,中国必须改革妨碍劳动力地区间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。培养新产业弥补大型产业衰退带来的影响,避免经济低迷,确保就业稳定也很重要。最后,对铁矿石企业自身来说,更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,深挖技术,把开采技术提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    只有多管齐下,才能妥善处理“僵尸企业”,保障铁矿石行业的绿色发展。
\